直接用缓和、流动的凉水对准烫伤部位冲,越早越好,并坚持 20分钟以上。
烫伤后最紧迫的事是:降温。烫伤后滞留在烫伤局部的热量并不会立即消失,每一秒钟都在向纵深进犯,扩大受伤的深度和广度,使更多组织和细胞被烫死。如果不对烫伤部位紧急降温,原本轻度的烫伤可能变成中度,中度的可能发展成重度。另外,对烫伤部位降温的同时,降温部位的毛细血管会遇冷收缩,可起到减少水肿、止痛的作用。
这似乎是一种本能反应,当孩子在你的眼前被烫伤后,很多爸爸妈妈会选择慌里慌张的帮孩子脱下衣服。经过流水的冲洗,有些衣物会与伤口分离,可以在冲洗的过程中小心脱下来,但不要强行剥脱,必要时可以用剪刀轻轻剪开衣服,但是要注意避免弄破水泡。
今年冬天有一起病例,1岁多的孩子扑倒了桌上的开水杯,被烫得哇哇大哭,奶奶一慌神,立即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和纸尿裤揭下,结果造成了宝宝腰侧皮肤撕开有巴掌大的创面,受到二次伤害!让人非常痛心。
用冷水浸泡创面,大概30分钟左右。
用无菌敷料包扎,可起到保护作用,同时敷料还可以吸收创面渗出的组织液体。冷却后,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烫伤部位。如有水泡,不可压破,以免引起感染。
一般开水烫伤形成的水泡是无菌的,表皮没有破损,此时如果水泡不是很大,不需要挑破。另外,水泡不挑破,皮肤是完整的,细菌不易进入,所以不易发生感染,起泡的皮肤还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。
再次强调不要在伤口上涂抹任何东西!当孩子烫伤后,老人肯定会告诉你各种偏方,比如上文的酒敷,还有比较常见的涂牙膏、酱油、黄酒、锅底灰,甚至猫毛,总之,千奇百怪,无奇不有。
如果,烫伤不严重,表皮没有破损,像什么牙膏、酱油,用了就用了,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,但是如果表皮有破损,那,用了这些偏方后,会大大增加伤口感染的概率。
当以上步骤完成后,不能自行挑开水泡,增加感染风险,尽快送到具有救治烧伤经验的医院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