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结婚后,我总算体会到了:在娘家真的比在婆家累!在婆家我得到了被重视的感觉。
今天刷视频偶然看到了“扫兴的父母”突然就联想到了我的父母。
结婚2年了,我很少会我的娘家,我的娘家重男轻女、没有爱,没有关心,打压、冷漠,算计...(庆幸我没有受父母的影响)
从小我的家庭氛围都不是很好,父母打架、吵架经常发生,很多时候他们会为了一些事情争吵,我做了事,你没做事,为了缓解这种情况,小时候我有干不完的农活。
一家人即使是在一个屋檐下,即使是最亲近的家人,但相处起来都很压抑,不敢说话(到现在为止,我都不是很健谈,怕说错话)
【一碗滚烫的面条,从头上淋下来】
记得那时一个热天,正是晒谷子的时候,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面条,中午妈妈都下了面条,我是用小碗“菩萨碗”装的,小时候眼大肚皮小,挣多,哭着要吃多的,天气本来炎热,加上我哭闹,我父亲直接一碗面条扣在了我头上。
这个事情我记得特别清楚,我长大后问我妈那时多大?回答:3岁左右。
3岁左右什么事都记不清楚,但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,时间、天气、事情、连盛面的碗我都记得。无法忘记!
【小时候贪玩,被扇耳光】
我的父亲脾气特别的不好,封建的大男子主义,那时因该在上小学,在我舅舅家玩,玩了一天,我父亲也打了很多个电话叫我回去,可我就不想回去,知道回去也是挨打。
临近天黑,我正想着叫我舅舅送我回去,想着有个人护着,因该不会挨打!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灰蒙蒙的出现,是的,我父亲来“请”我回去了!
赶快我叫我舅舅送我出去,走到跟前,pia pia 两巴长,你一天耍起屋都不落。
记忆中有一次我哭得很厉害,只觉脑蒙,眼睛一黑,四脚无力,但手上还在干活。
太多太多类似这样的事。
以前下午放学回家等着我的不是香喷喷的饭菜,父母的问候,而是干不完的农活,和当天的晚饭!
读书时(从幼儿园开始),除开学和放假有父亲接送一下,都是我自己回家,父母从不会在门口来等我,我也从来不期望。
大学,父母也不会主动给我打电话,问我情况,有没有吃饱穿暖。
没嫁人之前,我就属于放养的,任何的品性、做人道理、处世为人等,除了老师教,更多的是我自己在生活里打磨的。
嫁人后,在婆家我才知道什么是“爱”,什么被“重视”
我喜欢吃甜香肠,娘家重来不会为我而做,因为没人喜欢吃!
与老公相识的第一年,老公就说我喜欢吃甜香肠,我婆婆就特意给我做甜香肠,并且每一年都有。
加班回家公公老汉会给我热饭菜,吃了会叫我先去洗漱早点休息。
每天早上会专门煮2个蛋,怀孕时6元一个的鸽子蛋,也没断过。
上班忙时婆婆还会帮我们收拾房间、换被子,折衣服。
吃完饭不用洗碗、不用做家务,他们会帮我带孩子,我自己去上班,在生活上、经济上、他们会尽可能的帮我们承担。
原来父母的爱是这样具体话的,现在的婆家成了我托底的依靠。
出嫁时我说了一句话:“我,终于结婚啦!”
感谢我的老公,我的婆婆,我的公公,感谢我的婆家
现在的我真的很幸福!
来自: iPhone客户端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