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学期过半,对家长,对孩子,老师有一些话想说。
四川一所小学“让戒尺进课堂”的活动,想必大家都还记得。
每年开学的时候,每个班的班主任都会手捧一把戒尺走进课堂,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,向戒尺行拱手礼。
老师再让戒尺“入座”讲台,鞠躬行礼。
在中国的教育史上,戒尺,一直握在老师手中。
可近年来,不仅戒尺消失了,老师惩戒学生的力量,也消失了。
“一把戒尺,三尺讲台”的时代已经远去,如今的教育仿佛成了服务业,老师也成了服务员。
学生说不得罚不得骂不得,老师也只能卑躬屈膝,唯唯诺诺。
这不再是育人的事业,而成了应付的工作。
老师可以放下手中的戒尺,但社会不会,终会狠狠惩罚不受管教的孩子。
老师含泪放下了手中的戒尺,那是放下了对民族未来的希望!
没了师道的惩戒
孩子如何坚强
人民网发表过一篇文章,《把“戒尺”还给老师》,一度引起大家对教育惩戒权的关注。
“我们的教育似乎正患上一种‘软骨病’:对学生罚站不敢罚久,批评不敢说重;只要家长来闹,学校多半是弱势,接着老师被要求写检讨、扣工资……”
老师对学生不敢管、不能管、不想管的现象,已经非常普遍了。
过去,父母总对师者说:如有忤逆,请严惩不贷。
今天,家长却爱质问老师:你凭什么罚我家孩子?
可教不严,是师之惰啊!
从小被溺爱长大的孩子,犯错了不知悔改,失败了不求上进,只会越活越失败。
不是极度自我,要求所有人都顺着自己,就是极度脆弱,稍有不如意就崩溃。
若家长舍不得管教孩子,那老师就是孩子唯一的转机了。
只有在老师的惩戒下,孩子才知道是非对错,受到约束,规正自身,变得更加坚强。
今天你给孩子宽松教育
明天社会狠狠教育他
老话说得好,三岁定八十。孩子现在受什么教育,将来就成为怎样的人。
一小孩吃饭时尿急,他妈妈直接用餐厅的碗给他接着,还拍照发朋友圈说是“圣水”。
事情闹大了,餐厅被迫更换所有餐具,而她也被公司辞退了。
有人说没必要大惊小怪,“小孩的尿又不脏”,可谁知道纵容孩子会有什么后果?
孩子以为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是被允许的;
孩子以为在公共场所暴露隐私部位没有问题;
甚至孩子被猥亵、被伤害了,却不当一回事……
不禁想起王维审先生的一篇文章,《当教育只剩下纵容》:
很多人都说“我们不该责怪孩子,孩子并没有错”。
照这样下去,会不会以后孩子不高兴了,反过来骂大人了,我们大人还要给他谢罪?
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,就是完全不约束,让他想干啥就干啥。
优秀的孩子,是教出来的。
你教他守规矩,他才不会胡作非为;你教他好好学习,他才会认真读书。
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,不如从小教孩子有所敬畏。
老师高举的戒尺
托举的是孩子的未来
远古记载:舜耕地,牛不走道,舜鞭己不责牛。
牛不好好走,舜为什么打自己,而不是打牛?
舜解释说,牛没走正确的路,是因为人没有引导好,牛自己是不知道的,所以该怪的不是牛,而是人。
就像教育孩子,孩子做错了,可他自己是不知道的,他需要有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,应该怎么做。
所以老师要再三教育孩子,上课要听课,作业要认真写,学习态度要端正。
所以家长要一再提醒孩子,想要变好,想要学好,就要相信老师,跟着老师走。
但凡为人师者,谁不是一边骂学生“朽木不可雕”,一边百雕不厌?
你上课时讲得投入,下面却有学生叽叽喳喳,怎么办?
你用心准备的作业,却总有学生偷懒不做,怎么办?
你用来检测学生水平的考试,却发现有学生在抄小纸条,怎么办?
对于这样的学生,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:拿起戒尺,发挥它的作用,尽早扼杀学生的不良行为。
没有老师愿意惩罚孩子,但为了孩子的将来,不得不举起这把戒尺,举起惩戒的力量。
“严师出高徒”,老师的严厉,托举的是孩子的未来。
别逼老师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
孩子的将来无人兜底
有一位老师因为学生不听课,罚他站了一节课。
家长生气了,冲到学校说如果老师不道歉,他就闹到教育局。
学校做和事佬,一边承诺老师一定会道歉,一边让家长息事宁人。
最终,老师道歉了,检讨了,也辞职了。
网上有专家评论说老师不该情绪化,“你再对,因为你是老师,责任也在你”。
也就越来越明白,为什么现在的老师都抱着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心态。
老师被逼“放弃”孩子的事,还少吗?
河南一老师因为将学生成绩单发上家长群被骂、被投诉,不堪骚扰的他决定辞职。
湖南一老师因为惩罚迟到的学生,被学生家长直接关到派出所整整7个小时。
山东一老师因为惩罚逃课的学生,被停课、处分、纳入黑名单……
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,老师、家长和孩子才是最需要爱与信任的“三角关系”。
教育非小事,在老师面前,所有人都是业余,老师才是专业的教育者。
家长支持老师,老师关心孩子,孩子信任老师,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关系。
一个严苛的老师
足以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
读者@董氏大壮给洞见的文章写了一段长长的留言:不禁想起王维审先生的一篇文章,《当教育只剩下纵容》:
很多人都说“我们不该责怪孩子,孩子并没有错”。
照这样下去,会不会以后孩子不高兴了,反过来骂大人了,我们大人还要给他谢罪?
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,就是完全不约束,让他想干啥就干啥。
优秀的孩子,是教出来的。
你教他守规矩,他才不会胡作非为;你教他好好学习,他才会认真读书。
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,不如从小教孩子有所敬畏。
图片
老师高举的戒尺
托举的是孩子的未来
远古记载:舜耕地,牛不走道,舜鞭己不责牛。
牛不好好走,舜为什么打自己,而不是打牛?
舜解释说,牛没走正确的路,是因为人没有引导好,牛自己是不知道的,所以该怪的不是牛,而是人。
就像教育孩子,孩子做错了,可他自己是不知道的,他需要有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,应该怎么做。
所以老师要再三教育孩子,上课要听课,作业要认真写,学习态度要端正。
所以家长要一再提醒孩子,想要变好,想要学好,就要相信老师,跟着老师走。
但凡为人师者,谁不是一边骂学生“朽木不可雕”,一边百雕不厌?
你上课时讲得投入,下面却有学生叽叽喳喳,怎么办?
你用心准备的作业,却总有学生偷懒不做,怎么办?
你用来检测学生水平的考试,却发现有学生在抄小纸条,怎么办?
对于这样的学生,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:拿起戒尺,发挥它的作用,尽早扼杀学生的不良行为。
没有老师愿意惩罚孩子,但为了孩子的将来,不得不举起这把戒尺,举起惩戒的力量。
“严师出高徒”,老师的严厉,托举的是孩子的未来。
图片
别逼老师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
孩子的将来无人兜底
有一位老师因为学生不听课,罚他站了一节课。
家长生气了,冲到学校说如果老师不道歉,他就闹到教育局。
学校做和事佬,一边承诺老师一定会道歉,一边让家长息事宁人。
最终,老师道歉了,检讨了,也辞职了。
网上有专家评论说老师不该情绪化,“你再对,因为你是老师,责任也在你”。
也就越来越明白,为什么现在的老师都抱着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心态。
老师被逼“放弃”孩子的事,还少吗?
河南一老师因为将学生成绩单发上家长群被骂、被投诉,不堪骚扰的他决定辞职。
湖南一老师因为惩罚迟到的学生,被学生家长直接关到派出所整整7个小时。
山东一老师因为惩罚逃课的学生,被停课、处分、纳入黑名单……
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,老师、家长和孩子才是最需要爱与信任的“三角关系”。
教育非小事,在老师面前,所有人都是业余,老师才是专业的教育者。
家长支持老师,老师关心孩子,孩子信任老师,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关系。
一个严苛的老师
足以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
读者@董氏大壮给洞见的文章写了一段长长的留言:
图片
因为老师的惩戒,他再也没有逃过课,没有作弊过,连小毛病都被老师强行改正。
“人当有敬畏之心,上敬天地,下敬亲师,棍棒之下出孝子亦出良徒。”
一个严厉的老师,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。
每年教师节,回校感谢师恩的大部分都是当年的“坏小孩”,他们逃课旷课、早恋飙车,流连网吧,一样不落。
甚至连家长都放弃他们了,只有班主任不死心,还拼尽全力把他们往回扯。
就像《老师·好》中的苗老师,朴素无华的他愿意把学生从派出所里捞出来,愿意给学生捐款救助,哪怕被叛逆学生当面砸玻璃瓶,他都愿意拼命拦住他。
这时候同学们才明白: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,爱你最深。
教育啊,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。
如果老师真的放下了戒尺,赢的是家长,输的是老师,害的是孩子,废的是教育!
老师的严格与不放弃,才是孩子未来的希望啊!
教育不能“一味发糖”,也不能只是“辞严色厉”,走好中间的正确的路,就是把惩戒权还给老师。
希望所有家长能理解老师的用意,希望所有孩子能明白老师的用心,一位手拿戒尺、眼中有光的老师,足以改变孩子的未来。
因为老师的惩戒,他再也没有逃过课,没有作弊过,连小毛病都被老师强行改正。
“人当有敬畏之心,上敬天地,下敬亲师,棍棒之下出孝子亦出良徒。”
一个严厉的老师,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。
每年教师节,回校感谢师恩的大部分都是当年的“坏小孩”,他们逃课旷课、早恋飙车,流连网吧,一样不落。
甚至连家长都放弃他们了,只有班主任不死心,还拼尽全力把他们往回扯。
就像《老师·好》中的苗老师,朴素无华的他愿意把学生从派出所里捞出来,愿意给学生捐款救助,哪怕被叛逆学生当面砸玻璃瓶,他都愿意拼命拦住他。
这时候同学们才明白: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,爱你最深。
教育啊,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。
如果老师真的放下了戒尺,赢的是家长,输的是老师,害的是孩子,废的是教育!
老师的严格与不放弃,才是孩子未来的希望啊!
教育不能“一味发糖”,也不能只是“辞严色厉”,走好中间的正确的路,就是把惩戒权还给老师。
希望所有家长能理解老师的用意,希望所有孩子能明白老师的用心,一位手拿戒尺、眼中有光的老师,足以改变孩子的未来。
来自: iPhone客户端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