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我不知道如何来开这篇文章的头,所有就请先让我废话几句吧。松山战役的七千娃娃兵、淮海战役的百万农民工后勤线、在全国三十余万人的努力下修建人民大会堂只用了十个月、多年来为了抗洪泄洪行动而数次搬家的沿江群众、疫情面前体现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,其实自我中华民族觉醒之后,诸如此类万众一心、不计得失的壮举数不胜数。
我要开始切入主题了,梁平关于修大学的规划已经提上日程了,但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“梁平乡亲们如何与这所大学结下情谊”,那就是让我们为梁平这所大学添一把柴火吧。其实我知道大家最近几年都很困难,包括全国的经济都在疫情影响下受到了影响,我们梁平人在这时候挺身而出自发筹款支持家乡教育建设,为全国人民的心里带来一点火热。我们每个人视自身情况捐出一百或者是更多,但是我们群众肯定是要提要求的,这所大学要有一面面墙,墙上要刻着我们的名字,因为这是我们梁平人民参与建设的,不管是已经逝去的还是即将出生的孩子,他们都有资格去参与到梁平这件大事中去,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异想天开,但是我请大家想一些问题:我们与梁平的关联是不是只体现在了身份证上;我们以及我们以后的孩子在看到这所大学时应不应该有自豪感;我们的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是否会得到成长;几年几十年后墙依然在,我们的壮举也依然在。政府的规划是修大学,我们群众的意愿也是要修大学,人民与政府有着共同的期望。我们可以让因为疫情受影响的建筑工人们在经过培训后,为家庭挣一份温饱;也可以让小商小贩在政府有序的管理下经商;更可以让我们每个梁平人对家乡多一点乡情。如果大家愿意看我异想天开,就往下继续看吧,其实我想大家都一起来做这个梦。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